2006-10-21 08:53
2006-10-21 03:10:00 来源: 重庆晚报 |
本报讯在新一轮大学生求职高潮来临之际。记者在不少网站上发现,不少大学生将自己的博客链接加入简历,或干脆将求职博客挂上人才网站,期待招聘单位通过这种新方式慧眼识才。今年7月,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4级研究生小步是在搜狐网开通了个人求职博客,除反映个人真实信息外,还记录了自己的心情、感悟、见闻、想法。其学术成果也发表在博客上。小步告诉记者,刚开通博客,他就接到了浙江某高校的联系电话。也有不幸运的。今年3月,后勤工程学院小张在网上建起了求职博客,可直到毕业也没任何单位和他联系。小张称,虽然求职博客有交流互动的功能,双方也可以在网上互表意向,但如何让招聘单位知晓却是一个难题。“与传统简历相比,博客除了传达求职者个人信息外,还会展示其个人才华和思维方式等更立体的东西,更利于我们全方位地了解求职者。”重庆维俞律师事务所主任丁维俞表示,招聘方并不排斥求职博客,但却担心博客内容的真实性。不排除有求职者为吸引单位注意,采取抄袭、复制文章等弄虚作假行为。重庆电力高专谭老师介绍,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调查显示,有43%的用人单位选择去看求职者的博客,有57%的用人单位选择不去看求职者的博客。她建议,大学生在写求职博客时要避免三大禁忌:切忌信息失实;切忌风格与专业或者求职岗位特点不符;切忌心态不平。
记者 李心成 网络编辑:李平 |
blog以平实而丰富的展现手法,释放我们的个性,然,弄虚作假很容易蒙蔽阅读着的眼睛,写blog一年多了,自己很多时候是不愿和不敢公开透露最真实的底线想法,不知道别人会让应聘单位看到自己平实的一面吗,或许我的想法有点偏激了点:很多人的求职blog只能信30%或者更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