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笑来在《通往财富自由之路》中认为财富都是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获得的,而将时间出售又分为三类:
-
-
-
这三种分类既是对人的划分,同时也是普通人跃迁的必经之路,在财富上有所突破的人,无一例外都不是一直在第一个阶段摸爬滚打。
这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。普通人在第一个阶段需要积蓄不应该是物质财富,而是成长。成长到有能力跨越到第二个阶段的时候,真正的财富会涌来。
能顺利跃迁到第二个阶段的人,需要很多基础素质,扎实的专业知识、敏锐的市场洞察、运气等。这对普通人有很大的挑战和较低的成功率。
而写作相对来看是最容易成为普通人起步的台阶之一,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重复销售很多次的极少数选择之一。
我们都是不甘于普通的普通人,有不甘于普通的心,但行为上往往又拿自己只是普通人做挡箭牌。始终像那些碌碌无为的人一样思考。
很多事一听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事,就像有人一年读200本书、马拉松3小时跑完,我就会感觉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。
但其实做到之后自己也就不是普通人了,至少对那些所谓的不是普通人也没有感觉到那么的不可靠近。
绝大多数人的起点都是普通人,普通人并不是因为起步时普通,而是因为永远普通地活着才成为了所谓的普通人。
能做到持续写作的人也就不是普通人了,至少渐渐远离了认为自己是普通人的思维。遇到牛人不只是羡慕,而是想要知道怎么能做到。
成长的方式有很多种,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输入,读书、听音频、看视频,方式很多,但这些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输出口,大量的信息堵塞在脑海中,最终只会遗忘大部分。
即便是非文字性的实操性很强的输入,如教练教打篮球,大量的技术点想要完整记录下来,也需要写出来消化。
输入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自己的思考,及时写下来,给脑海疏通通道,才能顺畅的再次接收输入信息。
不管是读后感、评论、还是音视频脚本都是写作,是唯一的输出方式。真正成长起来的人,一定有大量的写作内容。
好像并没有多少人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,但往往学习成绩就是参差不齐,学习方法倒是值得商榷的一点。
每学习到一个知识点,当想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解释清楚,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自己没有理解的地方。
学习到了,还需要分析对错、思考对自己的影响和改进、和自己或别人沟通说清楚这件事,才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收获。
通过写作就是锻炼这些能力的最直接、最低成本的方式,能写出来有价值的内容,一定就是自己思考、分析能力出众的结果。
很残酷很现实的是很多写作做不到这一点,这是写作的终极技巧,是要在第一阶段成长积累拥有的能力,也是晋升到第二阶段必需的技能。
有价值的文章也在于此,非虚拟写作重点就是实用,至于文笔修辞之类不是不重要,但和实用比起来可以忽略。
对别人有什么用、有多大用、对多少人有用、多长时间内有用,这些都是区分写作的优质维度。
谁都不能一上来就保质保量的持续写作出优质的文章,接收自己有一个像屎一样的开始,又是何等的必要。不接受不行,不接受就开始不了——任何人开始写的都是垃圾。
我们普通人都处于第一个阶段,还怕这么吗?时间都是一次性的出售,那就造一些文字,见证我们跃迁的脚印吧。
李笑来说:“只要真写,就只能真思考。” 今天的我们普通人无论多差都不怕,因为知道未来一定不差,为什么未来一定不差,因为曾经多差都不怕,成长就是必然。
开始写作吧,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长此以往,就会撞见未来那个一点都不差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