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✪ 原创内容已申请版权,抄袭搬运追究法律责任
出钱出力都是没用的,因为总有人「不满意」。
有人说:消耗型的家庭,就是小事吵不停,大事儿扛不动,没事儿找事儿吵,有事儿最先跑。
但其实最消耗人的,并不是频繁的花精力解决问题,而是“你无论提出什么解决方案,总有人跳出来拒绝”。
然后搞得人一个头两个大,本来可以通过“商量”顺利解决的事情,就陷入了无限的纠缠扯皮中,消耗精力,又损耗元气,一头通变成了两头堵。
01
为什么消耗型的家庭,「问题」就像茅坑的石头一样,又臭又硬?
第一,在这种类型的家庭中,往往只有那么一个人能解决问题。
其他人在依赖这个能解决问题的人的同时,又想保有各自的利益,固守自己的立场,犟住自己的认知,甚至有时候你会发现,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要通过「解决问题的对话」来抱怨、发泄情绪,这个时候,“解决问题”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,而“真正能解决问题的那个人”就是被消耗的对象。
所以,不是解决不了问题,是问题从来不被正视,只要涉及事实,就会跑偏到情绪。
第二,他们不是真的要解决问题,而是要解决问题的人替他们伸冤做主。
在这样的家庭中,问题一旦发生,就会产生“狗咬狗”的情况。
A说都怪B、B说都怪C、C说都怪A,B一看C竟然没有怪自己,于是迅速与C统一战线,一致针对A,A一看情况不妙,大脑马上开始运转,在B和C中挑一个软柿子来捏一捏,比如这个软柿子是C,那么A就会顺便揭露一个能让B跟自己无条件站在一起的关于C的“致命”问题,简直不容C发起任何反驳,于是,局面迅速扭转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会选择向解决问题的D来控诉彼此的问题,好像谁能拉拢到D,谁就赢得了这场“战争”,他们手段很多,比如:道德绑架、打感情牌、先哭为敬、威胁,有些甚至会故意捏住D的弱点来为自己争取“偏袒的可能性”。
所以,一个问题发生时,往往不是这一个问题的问题,而是会牵扯出一连串陈年旧怨,他们放不下,也过不去,更不懂如何有效沟通,但因为是家人,还有感情在,所以通常选择隐忍或忽略,但这种委屈会在问题发生的那一刻,提前来临,无论当下的问题是谁的问题,总之谁在过往中的委屈更大,谁就是“清白”的。
第三,家庭外的人引发的问题,也会被家庭内部变成互相攻击的理由。
比如,今天你跟家人外出时被一个陌生人骂了,你很生气,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?没有!你还会被家人再骂一顿!
消耗别人的人,几乎从来不敢对外发脾气,不敢公开维护自家人,而是选择将矛头对准那个“受欺负的家人”,把所有的锅都扔在他的头上,但是被骂的人不服,所以会争论,这时候就“刺痛”了家庭内那个“绝对权威”的自尊心,他会以各种办法捂住你的嘴。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他们也感受到了“侮辱”,但是因为对外的无能,所以这种“怒气”只能向内发泄,也只有找到一个发泄对象,才能证明“自己无错”,让他们感觉“这一切都跟自己无关”。
所以,消耗型的家庭中,问题是不会被解决的,被解决的只有那个“制造问题”的自己人。
02
如果身处在一个消耗型的家庭/关系中,怎样才能“不掉血”?
一、残忍点来讲,你必须学会放弃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过那种“无力感”,就是即使你千百次的去帮助他们解决同样的问题,下一次,他们还是会出问题;即使你千百次的去安抚他们因同类型事件导致的负面情绪,下一次,他们还是会接受这种负面。
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想解决问题,也许他们只是想找个人倾诉,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跳出“轮回”的意识。
放弃拯救,让问题自然发生,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,或者拖着不管,都好。
问题不解决,就会滋生问题,问题累积得越大,伤及根本,可能才会意识到“这件事需要其他方式处理”。
提前看到问题的严重性,对自己来说是好事,对别人来说未必。
因为你一次次的提前介入,导致对方无法知道自己“有能力解决”,无法意识到自己在真正活着。
他们只能被困在上一个阶段,一次次的重复“情绪层面”的课题,而无法升级。
二、请不停的告诉自己:这不关我的事
不是要你不管家中的任何事,保持绝对冷漠,这就有点极端了。
而是学会适当的退后一步,观察、分辨、屏蔽、互动即可。
观察什么呢?就是如果你的家庭氛围是经常有矛盾的,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错综复杂,那么就需要一些“闭嘴”的能力,别管别人吵的多凶,别管他们说的话有多难听,请你低头、闭嘴,或者直接走开。
因为第三方的介入,会导致处于争吵中的两个人被激发“表演欲”,他们需要关注,需要观众,需要有人“主持公道”。
分辨什么呢?就是分辨这个问题与自己是否有关,有多大关系?如果只是芝麻小事,就别当回事,就当被蚊子咬了一口,如果是比较严重的问题,比如说可能涉及你的名声、利益等等,那就要在嘈杂的环境中,仍然沉下心,用平静的方式来做简洁的陈述即可,不要带任何情绪,温和就是有力,这种平静甚至可以让他们觉得“尴尬”,从而中止争吵。
屏蔽什么呢?就是屏蔽跟自己无关的事情、信息、问题,A和B因某事争吵,你找借口远离即可,或者就维持当下的动作,波澜不惊的进行,因为别人的问题理应由他们自己解决,平白无故的不要耗费自己的精神去劝架。大概率来讲,他们吵不了太久,或者说这就是他们的相处模式。你受不了,你就走开,你一旦介入,就怕你反而成为被针对的那一方。
互动什么呢?就是跟快乐有关的所有正面事情,你要给出积极回应,反之,所有负面的内容都不要给回应,无论谁跟你讲,你都可以不回复,慢慢的,他们就会知道:你是一个不会听负面事件的人。然后,他们就会想办法自己消化,而且还会在想要跟你联络感情的时候,跟你说一些健康的、积极的、愉悦的事情。
也许慢慢的,他们就会突然发现:原来分享快乐和美好,才是真正令人身心舒畅的,而生气、抱怨,骂人都是一时爽,但给自己带不来任何好处。
☟☟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