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每天运动30分钟
《柳叶刀》研究显示,每天保持运动30分钟,至少可降低27%全因死亡率。建议选择游泳、快走等可持续性运动。
习惯成自然,不要忽视这句话的含金量。
2、保证7小时睡眠
持续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群,肥胖风险增加30%,记忆力下降40%,最好设置固定作息时间,睡前一小时避免蓝光刺激(手机等),室温尽量保持在18到22度之间。
睡得好,人生已经成功了一半,因为多半想得开。
3、定期口腔护理
牙周病患者的心脏病风险是普通人的2倍,糖尿病风险增加3倍,每年洗牙可预防牙龈萎缩,节省后续数万元的种植牙费用。建议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治。
牙不好的痛苦,懂的都懂。
4、每周深度阅读10小时
耶鲁大学12年追踪研究显示,每周阅读3.5小时的人群平均寿命延长23个月。深度阅读有利于提升同理心和决策能力,对思考有益。建议选择纸质书籍,减少无关干扰。
阅读是对大脑最好的滋养。
5、掌握第二语言
双语使用者老年痴呆的发病时间平均延长4.5年,语言学习可增加大脑灰质密度,推荐使用沉浸式学习法,每天尝试30分钟,结合影视剧输入方式。
第二语言,将是你打开精彩世界的方式。
6、刻意练习写作
斯坦福大学写作项目显示,定期写作的人职业晋升速度快37%,写作可以梳理思维盲点,自媒体时代更是个人品牌放大器,每天从300字日记或短文开始,逐步尝试观点文和产品文案等不同体裁。
写作最大的成就感,其实是自我疗愈。
7、系统学习理财
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科维茨证实,合理配置资产可降低30%风险,并提高15%收益。建议按照“4321”法则:40%投资+30%生活+20%储蓄+10%保险。
你不理财,财不理你。
8、发展副业收入
调研显示,拥有多重收入的职场人抗风险能力提高5倍。经济越低迷,越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副业,最好从技能型副业起步(最熟悉或最擅长的),逐步建立“睡后收入”系统。
躺赢的前提是,你可以有底气的躺平。
9、学习并尝试非暴力沟通
心理学家指出,采用“观察-感受-需要-请求”沟通模式,可以提升83%的矛盾解决率,关键技巧包括:用“我注意到”代替“你总是”,提出具体请求而非模糊需求。
良好沟通,事半功倍。
10、维护关键人脉
实践证明,85%的高薪职位往往通过弱关系(朋友的朋友)获得。想得到更好发展,建议每月联系一位优质人脉,见面之前准备几个深度话题,避免无意义的单纯寒暄。
想要上升,渠道先行。
11、建立失误档案
定期复盘错误的学习者,知识保留率比普通人高出65%,推荐用电子笔记,记录职场和生活的重大失误,分析并制定改进方案。
一日三省,善莫大焉。
12、培养感恩心态
心理学相关实验显示,持续6周感恩练习可使抑郁症状减少28%,建议每晚记录2到3件值得感恩的小事,定期向帮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,手写更利于激活大脑情感中枢。
忘记你帮过的人,记住帮过你的人。
13、培养幽默感。
幽默感强的人抗压能力提升40%,人际关系质量提高58%,如果天生不够幽默,可以尝试收集一些素材,社交场合择机使用。
幽默本质上是一种人生观。
14、购置核心资产
经济学家指出,核心地段房产的长期回报率跑赢通胀3%到5%,记得首套房选择“交通+学区+商业”至少占两项的物业。
选择大于努力,机遇大于经历。
15、设置人生基准线
想获得优质人生,应设立不可妥协的底线标准,如每日阅读或运动30分钟,状态不佳时,完成基准任务也可获得满足感,避免陷入自我否定或颓废的极端思维。
底线思维,就是你的人生起跑线。
与你共勉,愿每个人都在向好的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