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质越来越丰裕,内心却难掩贫瘠。你是否会焦虑不安,常常抱怨?持续的压力让人困惑甚至痛苦,究竟怎么做,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呢?
看了一些分析,同时反求诸己,渐渐明白,平静并不是逃避现实,而是在喧嚣中仍保持从容与定力,带着热情投入生活。
以下是一些心得与方法
一、简单的仪式感开启新的一天
早起喝杯温水,为自己泡杯茶或咖啡,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仪式,能给新的一天带来秩序感的开端。
给植物浇水,为宠物准备吃的,为家人做可口的早餐,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同样会让内心得到满足,体验幸福感。
二、远离信息过载带来的焦虑不安
网络时代,信息来源的渠道不是太少,而是太多了。信息过载导致的无形压力,让人时时陷入焦虑和无助,以至于自我否定。
这时候,信息筛选很重要:取关那些容易引发焦虑的社媒账号,面对庞杂纷繁的信息,清醒判断“干扰”和“有用”,前者更多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,后者才是有价值的内容。
无论工作还是学习,人们都会把忙碌视为成效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真正的效力永远体现在结果而不是时间成本上。
每天花几分钟提前做好规划,必须完成的任务就没那么困难了,在设定的时间段只专注于单项任务,等结束再总结,具体实现了什么目标,而不是只看花费了多少时间。
是坚持追求,还是强调“我做不到”?生活对于每个人都不容易,只不过很多时候,你的困难被自己刻意放大化了。
想过得更好,先尝试把“不迟到”改为早到10分钟;戒掉拖延改为马上行动;“我不会”改为“我试试”,不乱买改为理智消费……
每天阅读、保持运动、追求更优质的生活方式,你会发现,看似微小的“积极追求”慢慢替代“消极状态”,当光亮愈发明显,黑暗也就没了生存空间。
社媒如此发达,我们每时每刻都能近距离观察他人的“幸福生活”,反观自己的日子,难免失落沮丧;而“过度比较”正是一切悲剧的根源。
古人说:与其临渊慕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少浏览他人动态,多关注自我提升。总有一天你会发现,在他人眼中,你也是被羡慕的那一个。
仰赖于科技发展,人们受到的干扰是前所未有的频繁。须臾不离的手机,是否让你无法专注哪怕5分钟的时间?想认真工作,却总是败给难以集中的注意力?
想建立专注力,不妨先做一些空间整理,比如整洁的办公桌。一旦开始工作,手机设为静音并远离视线,还可以用闹钟设定固定时间段,专注任务完成。
一天中,拿出一段时间阅读纸质书籍,或在轻音乐里冥想、放松,休憩;身处这纷扰的时代,只有自我督促,重新拥有专注力,才能在喧嚣中保持心灵的平静。
过分执着于掌控感,会带来很多烦恼与压力。聪明的做法是,区分可控与不可控的边界,在可控范围内集中力量,才有机会创造价值;而实在不可控的,只有顺其自然。
无论何时,保持清醒的认知,是内心平静的前提与根本。